□汕尾日报记者 邓帼梅 近日,汕尾高新区党组书记、主任郑良斌做客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直播室,以 “奋力打造汕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争当全面接轨深圳、全力融入‘双区’排头兵”为主题,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郑良斌说,汕尾高新区目前已引进68家企业90个项目,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三大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7.24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22.49亿元。2020年新开工项目12个,总投资76.67亿元,新投产重点项目2个。如今各地商客纷沓而来,企业项目抢滩落户,汕尾高新区已形成东片促生产,西片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主持人:园区高端人才的引进情况如何? 郑良斌:截至目前,红草园区签约项目19个,计划总投资138.17亿元,已落地建设项目17个,总投资86.17亿元。截至2020年11月,全区完成柔性引进创新创业团队1家、高层次人才产业项目1个、高层次领军人才1名;引进博士16名,大学生275名、产业工程师349名,与5所高校签订人才共建、产学研合作,为园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储备了大批人才资源。 主持人:园区采取什么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郑良斌:一是全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市政道路方面,已建成市政道路约12.73公里,在建市政道路约11公里。电力供应方面,220千伏琉璃输变电站已动工建设,满足园区企业的用电需求。生态环境方面,园区综合污水处理厂一期已于2017年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在开展PPP项目服务单位采购等前期工作。此外,园区基础生活设施日臻完善,高新区临时生活区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 二是全面落实“店小二”式服务。管委会“电子政务”服务大厅已投入使用,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打造公开、公平、透明、高效的“数字园区”。 三是全力推行重点项目“1+5+N”工作机制。建立“一企一领导一专班”服务制度,为园区企业提供最优质服务。 主持人:园区的科技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如何? 郑良斌:园区正在加快引进高端研发机构落户园区,打造创新创业高地。将高端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作为两大主导产业,申报“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园区科技成果交易超市场所建设即将竣工。今年以来引进或建设广东省博士工作站1家、广东省院士工作站1家、广东省海外智力人才为国服务工作站1家、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1家,以及其他7家新型研发机构进驻园区。园区加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市产品质量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生产配套服务。 主持人:网友“可欣”问,园区申报国家级高新区进展如何? 郑良斌:去年10月初,省政府同意支持汕尾高新区申报国家级高新区,并请示国务院批准将汕尾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目前,正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文件要求,对标国家级高新区有关标准,抓紧开展申报国家高新区“补短板、促提升”工作,力争早日获批国家级高新区。 主持人:网友“FLY”问,园区的扩园工作进展怎么样? 郑良斌:园区国土空间发展规划谋划采取北进、南拓、中优方式,即在现有的11.0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基础上向北扩展4.73平方公里、向南扩展6.16平方公里,同时对现有控规范围内没有土规规模的3.39平方公里进行调补,扩区后园区规划面积达到21.95平方公里。目前扩区规划各项工作正按照计划逐步落实,32.5公顷可调整城乡规模使用部分工作已经完成;80公顷市预留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部分正在走报批程序;园区北拓和南扩规划部分已完成前期编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