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雪丹 海城一隅 进入海城,道路两旁的建筑物都刷上鲜艳的红,那一抹抹红,让人心情激扬、澎湃。 原来,海丰对红宫红场旧址周边沿街铺面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打造成一条长约2.1公里的红色文化街。该工程自2017年11月开始分三期建设,通过对沿街景观的重塑与改造,把红宫红场周边路段打造成集地标观景、文化品牌、市民活动、城市形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红色经典景区。 这一抹抺红,让人记住,海丰是中国第一个工农红色政权诞生地。这座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正建设成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党史革命史研究基地和重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这一抹红,吸引着全国各地许许多多的人们到这里参观,举行各种爱国教育活动。如织的访客,庄严的宣誓,在不断地告慰先烈们:英雄的故事不会逝去,英雄的精神正在这片土地上一代代接力传承,正在新时代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身为海丰人,这块土地我是熟悉的、热爱的。我们再次来到这里,重温当年风雨兼程的革命历史。百年来,革命精神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代代传承,历久弥新,成了海丰人奋进向上的一股力量。 我们来到红宫展厅,厅内展览出许多宝贵的图片,还有海丰农会会旗、海丰总工会印戳、彭湃题词、破烂的草鞋、简陋的枪械等珍贵文物,我们细细观览,红色的墙面上“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全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之一”这金色的文字特别引人注目。耳边传来解说员的声音:1927年10月,在中共东江特委领导下,海陆丰人民举行了第三次起义,夺取了政权。同年11月18日至21日,海丰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学宫大成殿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311人,彭湃在大会上作了政治报告。会议通过了“没收土地案”等八项政治纲领,宣布成立海丰县苏维埃政府。 彭湃短暂的一生,创造了非凡的成就。历史上这样评价:彭湃领导建立的海陆丰苏维埃政府,为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以后红色政权的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积累了经验。 走出红宫,进入红场,原本阴沉的天空,刹那阳光普照。广场中彭湃烈士铜像在烈日照耀下熠熠生辉。红场上《胜利会师》《浴血奋战》《气壮山河》等大型群雕,海陆丰革命烈士纪念墙……仿佛它们在述说着革命年代的英雄们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生命,换取万千大众幸福生活的革命史章。 这一段又一段的历史,我们曾经学习过。今日重温这一切,依然让我们内心震撼,思绪万千,更多泪目。我们党,我们祖国正是有着许多像彭湃这样一群为信仰为理想、为国家为民族奉献出光和热、鲜血与生命的共产党人、革命先辈,才让中华民族最终被光照亮。才赢得了今日的美好生活,才成就了今日的盛世中国。一次次的重温历史,才能让我们更加铭记,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这段段历史,多年过去,海丰人民更是当作瑰宝,始终铭记在心,将其化作一种精神、一股力量。 离开红宫红场,坐在车上,望出车窗,我们见到海城发生了大变化。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大道整洁美观,一个个净化环境、美化城市的绿化带,把海城点缀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如今的海丰有一种现代化气息。这美好景象,正如无数革命先烈之所愿! 这些年,海丰发展的速度令人惊叹。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海丰的红色为这座城增添着新的力量。红的历史、红的情怀,让这座奔跑中的城市光彩格外夺目。 在岁月里,我们见证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