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讯(记者 彭伟栋 文/图)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华侨管理区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大力实施新一轮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推进“田字型”治理体系建设,切实以高质量基层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加强思想武装建设 该区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累计召开专题学习会343场,举办专题研讨班、读书班、宣讲报告会、组织生活会、专题党课等250场,持续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读物。同时,创新学习方式,深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瞻仰革命遗址、参观主题展览、唱红歌、观红影等活动587次,充分依托“学习强国”APP、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线上线下平台,推动全区658名党员学习常态化、全覆盖,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织密组织体系网络 该区扎实做好镇街体制改革“后半篇文章”,率先完成“6+1”机构改革和“一中心四平台”建设,理顺权责事项清单2070项,全区6名执法编全部下沉街道,组建一支30人的街道综合应急队伍,街道体制机制全面理顺;大力推动“两个覆盖”,设立村(社区)党支部9个、党小组22个、村(居)民小组29个、村民议事会9个、村民理事会9个,建立基层侨联工作小组16个、关工组织17个,创建侨建、关建活动阵地15个,出台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大项20条,有力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全面加强基层保障,拨付基层建设经费260万元,建成党群服务中心11个、党校2个,基层活力显著增强。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该区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干部54名,选派驻街道干部5人,选派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15名,配备驻村民警、辅警18名,发展党员48名,新增入党申请人43名、入党积极分子66名,不断壮大基层队伍。深化党风廉政教育,举办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培训班、党纪法纪政纪教育专题讲座、村(社区)“两委”干部全覆盖集中培训等8场次,组织观看系列警示教育片,教育培训干部2000多人次,持续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性;持续深化正风肃纪,开设政务整治、正风肃纪“曝光台”15个,在重要节点向各级党员干部发送廉政提醒手机短信516条,出动明察暗访286人次,发出提醒函4份,运用第一种形态开展谈话提醒40人次;全面推进巡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深入开展第三轮全覆盖审计,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持续扎牢不能腐的笼子。 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该区坚持数字赋能党建,全面推广应用“民情地图”,建立街道、村、小组三级网格工作平台,划定三级网格31个,配备网格员140名,常态化开展网格“日巡查”工作,全区巡查走访覆盖面100%,党建信息采集“三心”累计上报数965次,各类受理事项办结率100%,实现“多网合一、一网通管”;着力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推进侨惠路、侨南路等18条道路安全整治,完成道路“白改黑”23公里,新增智慧红绿灯1个,安装交通警示桩60支、道口桩150支、减速带33组、爆闪灯10支,修补路面约500多平方米,划设安全标志标线5500多平方米,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225次,实现“零事故、零伤亡”。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扫黑除恶、禁毒、安全生产、森林防火等工作,实现“零疫情、零山火、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目标。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该区着力推进“党建+”,打造山区创业青年基地3个,扩种优质甜油柑1500亩、“仙进奉”“冰荔”优质荔枝100亩,推出乌龙油柑茶、茉莉花油柑茶、油柑饮料等农副产品,带动群众创收2亿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示范带侨家乐、洋家乐、稻田栈道、奎池山环山道路、生态停车场等景点逐步成形,旅游经济初步显现;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一亲三心”“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500多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0多件,惠及群众5500多人次。 侨区着力推进“党建+”,打造山区创业青年基地。图为群众在观看山区创业青年基地党建宣传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