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吴桂棠(左三)和支撑他的科技团队 近日,陆丰市东海桂棠家庭农场被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而创办它的吴桂棠先后荣膺省、市优秀乡土人才称号,可谓双喜临门。 一 吴桂棠的家庭农场位于东海镇炎龙村炎龙洋,创办以来开荒 135 亩,承包农田撂荒地流转 150 余亩,种植推广三个主要品种,即水稻“芋香丝苗油尖米”,甘薯“普薯 32号”和“六鳌红心蜜薯”。 东海桂棠家庭农场靠近粤东海边,与螺河相邻,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地处平原地带,年均气温 22.5℃,年均降雨量为 1450 毫米,土质为乌沙土质(素有蚕沙土之称),其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富含各种有机物质,历来有着红牌农场和鱼米之乡的美称。 二 说起两落三起的创业过程,生于1977年的吴桂棠感慨不已。上世纪九十年代,吴桂棠前往珠三角务工,后因回乡照顾身体欠佳的父亲,看到家乡撂荒土地甚多,深感可惜,于是将自家撂荒土地重新种植,和他妻子两人勤勤恳恳地进行开发,一年到头,总算能够糊口。 东海镇农业部门负责人看到这位年轻人这么热爱土地,劝他将其它农户的撂荒土地承包过来。于是,吴桂棠卖掉一座厝地,承包下一片土地。可惜一场罕见的霜冻让夫妻俩的心血化为泡影。没奈何,吴桂棠摆起地摊,赚了一些钱。只是,每次他路过自己承包下来的撂荒土地,总不由自主感到一阵心痛。在东海镇农业部门负责人的劝说下,吴桂棠卖掉了另一座厝地,于 2005 年创立东海镇首家个体家庭农场。 可惜,苍天再次给了吴桂棠一次考验,2013年超强“天兔”再次阻止了他追求梦想的步伐。消沉了一段时间之后,吴桂棠再次鼓起勇气,以一步一脚印及一杠一锄头的奋斗精神,终于打开了局面,以过硬的质量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深受农业部门的认可及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和喜爱。 三 2018 年,“陆丰市东海桂棠家庭农场”正式注册。在陆丰市、东海镇农业部门的关心下,吴桂棠认识到农业科技的重要性,他于 2016 年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进修并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此后,他参加了多种培训、获得了多种证书,参加了多场市际、省际展览,开阔了眼界、增强了信心。 在实践中,经市、镇农业部门搭线,吴桂棠与多所大学、多名教授开展合作,搞高科技种养,终于打造了水稻“芋香丝苗油尖米”,甘薯“普薯 32号”和“六鳌红心蜜薯”三个品牌。吴桂棠让记者闻一闻“芋香丝苗油尖米”,扑鼻而来一股独特的香味,由于这股香味,甫上市场,就供不应求。他介绍说:“上天不负有心人。这种稻米,是我在种植过程中偶尔将两种稻米杂交而成的。专家们认为,目前这种稻米是别处所没有的。” 自己致富后,吴桂棠不忘带领大伙共同致富。目前,他已带动了周边 200 余户贫困农户种植水稻“芋香丝苗油尖米”,甘薯“普薯 32号”和“六鳌红心蜜薯”,都获得了预期的收益。农场也趁此机会对外扩展了多个合作基地,包括甲东镇渔池村合作基地 250 亩,其中水稻田 150 亩,鱼虾池养殖 100 余亩;南塘镇乌石村及南岭合作基地种植六鳌红心蜜薯 100 余亩;湖东镇六鳌红心蜜薯种植合作基地 100 余亩等合作基地。现已初具规模。 由于吴桂棠在技术推广和带动就业的能力上表现突出,桂棠农场连续 10 年被评科技示范户,他本人荣获省农业职业经理人、省优秀乡土专家、农村创业带头人等多项称号。 |